瑞幸咖啡的翻盘,它的策略像是互联网产品的方式,在中国咖啡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,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咖啡,瑞幸就不断的推出新产品,让用户帮它测试,卖得多的就是好的产品,它把咖啡和各种奶的组合带火了,证明中国人并不是多喜欢咖啡,而是喜欢奶制品带咖啡。上周末跟一个咖啡老板聊天,他强调说自己的咖啡有多好,别人根本不懂咖啡,我隐隐感觉有点违和,觉得这些没那么重要,一般人根本不懂。

听了疯投圈的节目,加深了我的想法,在中国,你用多好的咖啡豆,多好的机器,这个卷的意义比较低,因为你面对的很多都是不懂咖啡的一般客户,他们并不关心你的咖啡豆好不好,他们想要的是好喝的饮料,所以你说你咖啡豆多好,并没有意义,别人喝不不出来,也不关心。

这个也让我想起李笑来的卖单词书的例子,要找到,发现客户真正的需求,做出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,不要盲目的满足自己的需求,却以为满足了他们的需求。